技術發展概況。
感應加熱是一種利用感應電流以電熱轉換的形式直接加熱金屬的方法。感應加熱可以快速獲得高溫,實現快速加熱。它是一種綠色、環保、節能的加熱方法。工業生產中使用感應加熱已有百余年的歷史。現將感應加熱技術的產生過程及其在鋼材快速熱處理中的應用概況介紹如下。
感應加熱技術的產生和演變。
感應加熱是一種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和電流熱效應的電加熱方法。
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H.Oersted)發現磁場在帶電導體周圍產生。在此基礎上,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M.Farady)通過實驗發現,當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力線時,導體會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感應定律。
總之,在恒定的磁場中,導體切割磁力線,導體會產生感應電流;相反,當導體靜止,磁場強度發生變化時,導體也會產生感應電流。電磁感應定律是描述電磁關系的重要物理定律,是感應加熱技術的理論基礎之一。
1840年,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和俄羅斯物理學家在1842年獨立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即流經導體的電流會產生熱能。這一發現成為焦耳-楞茨定律;當導體有電流流動時,自由電子運動應克服各種阻力,即導體的電阻應克服,從而將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感應加熱是利用這部分熱能加熱金屬。可見,電流的熱效應和電磁感應現象共同構成了感應加熱的理論基礎。
|聯系海拓
第一時間了解我們的新產品發布和最新的資訊文章。您有什么問題或要求嗎?
點擊下面,我們很樂意提供幫助。 聯系海拓